返回首页
您还没有登录!   登录 | 免费注册 | 搜索 |
大焦叶
  全部文章
所有分类
夏天减肥:普洱茶减肥法详解

    

    三餐搭配喝,防止肥胖、水肿及便秘!

    ·减少脂肪被身体吸收,提高代谢机能!

    根据日本研究,从食物中所摄取的脂肪,会被胆汁给乳化分解之后而吸收到体内。但是,茶叶可以防止这些脂肪被乳化,从而使脂肪不能被吸收,排出体外。 其中普洱茶就就具有这种特性。同时研究还发现,不运动光靠节食来减肥,会使肌肉变细,导致基本的卡路里消耗量减少。因此,即使减肥成功后正常的饮食量也会造成卡路里过剩,从而引起反弹。普洱茶减肥能有效预防反弹。

    普洱属于熟成茶,其中含有的catechin可以防止肥胖和水肿的效果,并能改善血液循环和整肠健胃,是治疗便秘的好帮手!  

   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24 11:20:54 |  浏览 (6091) | 
老字号茶叶重新“香”起来

    “我已经和原来的合作厂商解除合同了。”做普洱茶十多年的隆香苑茗茶,现在转向代理百年老字号“易武同庆号”普洱茶,总经理刘顺利告诉记者,原来的厂商希望以成本价维持合作关系,但今年的普洱茶仅原材料价格就比去年上涨了50%。这让很多茶叶经销商难以接受,而茶商们更愿意转向“老号”茶,因为它们的价格更理性。 

         茶价高涨时茶商不爱囤货  
  
    “去年一件才卖1500元,今年就涨到4500元,20天后压到了3900元,但这个价格想压得再低也不可能,因为经过前期的非理性炒作,普洱茶的原材料、加工成本都上升了不少。”刘顺利说,他手上的普洱茶都是在去年5月前进仓的,成本价比较低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9 12:51:08 |  浏览 (7120) | 
七子饼-普洱茶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

七子饼茶的来历

    七子饼是普洱茶最具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形态。普洱茶因普洱府而得名,普洱茶经茶马古道而名扬天下。普洱府早在明代洪武十四年(1381)而得名,在官方文书中第一次使用“普洱”这个地名。普洱成为了当时生产、加工、集散茶叶的重要集镇。所产的蒸青、炒青、晒青团茶和散茶赢得了许多客商的亲眯。到万历年间,朝廷在普洱设官府管理茶叶贸易,封疆大吏们把普洱茶区的茶叶运到北京,献到宫里,普洱茶开始得名而风靡天下。谢肇制著《滇略》中就有“世蔗所用,皆普茶也”之说。

    “圆如三秋皓月,香于九畹之兰。”这是乾隆皇帝对七子饼的圣喻。普洱紧压茶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时间下诞生的。在老的度量衡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23:19:51 |  浏览 (11134) | 
普洱茶彰显着和谐文化

    南方嘉木多,普洱茶不争不露却名重天下,它的底蕴和魅力是用什么培注的?

    普洱茶原是滇南的方物,唐、宋时期称银生茶,明代始称普洱茶。经过云南10多个民族上千年时间的共同打造,今天它已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,它是一种健康的饮品,又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承载物;它为边地各民族的生存发展发挥过巨大的作用,它又见证了边地几百年来民族团结,民族融合的漫长历史。

    今天当我们走近南诏银生节度故地、车里宣慰司故地、普洱府故地,到处都能看到一座座古茶山、古茶园,这些古茶山古茶园便是普洱茶最早的孕育地、主产地。这些古茶山、古茶园的开创者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布朗族、佤族、德昂族、哈尼族、拉祜族、攸乐族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23:21:28 |  浏览 (8120) | 
彝族民俗将茶贯穿其中

 

    思普区的彝族支系有阿列、蒙化、倮倮泼、香堂、聂苏、拉乌等。在景东、镇沅、景谷、普洱、江城县等均有分布。1990年全区彝族人口37.6万人,西双版纳州彝族人口3.9万人。彝族有热情好客的传统风尚,每当客人临门,主人便沏茶、敬烟、热情招待,态度亲切。日常生活喜食酸辣味,喝浓茶、饮白酒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,各家都要到田头地脚,摆上米饭、茶酒、鸡肉、插上香火,献祭天神、地神和五谷。

    阿列人谈婚提亲过“火龙酒”后,男方家要用上烟、酒、糖、茶、肉和衣服等礼物到女方家吃“定亲饭”。蒙化人吃过定亲饭后的婚礼聘礼中,男方除要拿一头百斤以上的“过礼猪”给女方外,还要2坛酒、60斤大米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23:33:20 |  浏览 (6925) | 
佤族民俗与喝茶种茶的传统

        思茅地区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、澜沧和孟连,其他县市和西双版纳有少量分布,全区1990年有人口13.7万人。佤族人喜欢嚼槟榔、抽草烟、喝浓茶。佤族盖新房,要举行贺新房仪式,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,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,礼品有水酒一缸、糯米饭一锅、茶叶一包、盐巴一块等。

        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,冲茶方式也很特别,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糊,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,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。初饮者,感到苦涩难咽,过几分钟,一股甜味又回荡口舌。喝一杯浓茶,便可长时期解渴。佤族外出劳动或远行而归,都要煮浓茶喝。澜沧文东佤族在订婚进行到第三天,抢姑娘杀鸡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23:33:51 |  浏览 (7338) | 
好客又喜爱饮茶的拉祜族

 

        喜爱饮茶的拉祜族在思茅地区主要分布在澜沧、孟连、镇沅、西盟、景谷五县,其他五县市也有少量分布,全区人口1990年为27.3万人,西双版纳州有4.7万人。拉祜族喜饮浓茶,沏茶很认真,先将茶叶放进陶罐在火边烘烤。待茶叶烘黄后再加入开水,其茶味香醇,能提神解渴,但易上茶瘾。

        拉祜族的婚事,在定了情,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时,要带去一、二斤草烟,两、三斤酒和一包茶叶为礼物,去女方家听候答复,经过一番交谈后,由媒人亲自动手在火塘上煨一壶茶,依次端给姑娘的父母、舅父和叔伯父喝,女方父母如喝了茶,婚事即算确定,如不喝茶即表示拒绝。拉祜族把订婚称为吃“火龙酒”。男家托媒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23:32:51 |  浏览 (6752) | 
普洱茶与汉族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

    普洱茶产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,地域广阔,民族杂居,民俗丰富多彩,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开门七件事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,茶居其中。千百年来,思普区民间形成的民俗多种多样,在生养婚娶、饮食起居、往来应答、岁时节令、占卜禁忌、丧葬祭祀、信仰崇拜等民俗中,都要用茶来表达其意,婚姻民俗中有说亲茶、纳八字(合婚生庚)茶、订亲茶、过礼茶、瞧日子茶、敬客茶、闹喜茶、拜会茶、回门茶、拜年茶、婚礼茶等,普洱茶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    思普区的汉族,自元明清以来,自内地迁徒来的,来源于征战、屯田、宦游、经商、行医、举业教书、贬谪流放、躲债逃难、戍守边关、卖艺谋生、因公因事、支边建设等。在普洱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23:35:43 |  浏览 (6161) | 
用茶来表达心意和祝愿的哈尼族民俗

        思普区的哈尼族支系有碧约、卡多、腊米、切地、僾尼、白宏、布都、布孔、阿木、西摩洛等十多种,居住在墨江、普洱、江城、澜沧、景东、镇沅、景谷、思茅、孟连、西盟等县市,1990年人口38.6万人,西双版纳州有15.4万人,哈尼族用茶民俗是多种多样的。碧约人在婚礼中,当长者念完消灾减祸的“玉迷压知知摩”隔白虎的咒语口诀后,新郎新娘要进堂中各拿一杯酒、一杯茶到神前磕头,听媒人说吉利话和晓谕做人的道理。晚上,老人们唱“腊达过”喜事曲调,喝酒时,新郎新娘要斟酒倒茶,称认亲戚。婚礼过后的第十三天,新郎新娘要拿着一些猪肉,两根猪肋骨,两包茶叶,两个大粑粑,两瓶酒到娘家拜别父母和献奉神灵,并帮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23:36:50 |  浏览 (7391) | 
傣族的婚俗和日常生活与茶相随

        思茅地区的傣族,主要分布在景谷、孟连、澜沧、江城、墨江、普洱、思茅、西盟、景东、镇沅等县,1990年人口12.6万人,西双版纳州27万人。傣族喜爱饮茶,在住房内设有煮饭、烹茶、取暖用的火塘,架有铁打的三脚架。昔日的景谷傣族土司家还有专为土司烧茶的“茶房”,在勐卧大寨有一户种的一份田是土司授予的“茶房田”,种煮茶田的这户人家专管为土司煮茶倒水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城土卡河的傣族男女双方相互有感情后,要告诉父母,由父母代托媒人去说亲,一般要去三次,每次去说亲都要捎带一些烟、酒、茶等礼物。西双版纳傣族订婚的聘礼,一般男方以蜡条两对,礼银40至100元,大小不等的银碗两个,“蕃欢......

阅读全文>>
2007-08-18 23:38:13 |  浏览 (7020) | 
  5/6页  共 53 篇博文 1 2 3 4 5 6   跳至